|
《胭脂扣》时间:2021-01-27 第一章 "先生——" 我的目光自报纸上的三十名所谓"佳丽"的色相往上移,见到一名二十一二岁的女子。 她全部秀发以喱膏蜡向后方,直直的,万分帖服。额前洒下伶仃几根刘海,像直刺到眼睛去。真时髦。还穿一件浅粉红色宽身旗袍,小鸡翼袖,领口、袖口、襟上绲了紫跟桃红双 绲条。因见不到她的脚,不知穿什么鞋。 一时间,以为是香港小姐候选人跑到这里来绕场一周。——但不是的,像她这般,才不肯去报名呢。俗是有点俗,却天生丽质。 我呆了半晌,不晓得作答。 "先生,"她先笑一下,嗫嚅,"我想登一段广告。" "好。登什么?" 我把分类广告细则相告: "大字四个,小字三十一个。每天收费二十元。三天起码,上期收费。如果字数超过一段,那就照两段计……" "有多大?" 我指给她看。 "呀,那么小。怕他看不到,我要登大一点的。" "是寻人吗?" 她有点踌躇:"是。等了很久,不见他来。" "小姐,如果是登寻人启事,那要贵得多了。逐方计算,本报收九十元一方。" "九十元,才一?" "是呀,一般的启事,如道歉、声明、寻人或者抽奖结果,都如此。你要找谁呢?" "我不知道他是否在这里?不知道他换了什么名字,是否记得我?"真奇怪,我兴致奇高。 一半因为她的美貌,一半因为她的焦虑。 "究竟你要找谁?" "一个男人。" "是丈夫吗?" "……"她一怔,才答,"是。" "这样的,如果寻夫,因涉及相关法律,或者需要看一看证书。" 她眼睛里闪过一丝悲哀,但仿佛只是为她几根长刘海所刺,她眨一眨,只好这样说:"先生,我没有证书。他——是好朋友。寻找一个好朋友不必证明文件吧?" 我把纸笔拿出来,笑:"那倒不必。你的启事内容……" 她皱眉:"我们之间,有一个暗号。请你写‘十二少:老地方等你。如花’字样。" 十二少是他代号?如今仍有间谍?我失笑:"如花小姐,请问贵姓?" "我没有姓。" "别开玩笑。" "我从小被卖予倚红楼三家,根本不知本身姓什么、而且客人绝对不问我们‘贵姓’,为怕同姓,诸多的避忌。即使温心老契……" 我有点懊恼,什么"倚红"、什么"三家"、"客人"、"温心老契"……谁知她搞什么鬼?广告部一些同事都跑到楼上看香港小姐准决赛去了,要不是与这如花小姐周旋,我也收工,耽在电视机旁等我女友采访后来电,相约消夜去。 如今净与我玩耍,讲些我听不懂的话,还未成交一单生意——且她又不是自由身,早有"好朋友",我无心恋战。 "请出示姓名、住址、电话、身份证。" "我没有住址、电话,也没有身份证。"她怯怯地望着我,"先生,我甚至没有钱。不过我来的时候,有一个预感——" 我打量她。眉宇之间,不是不带风情,不过因为焦虑,暂时不使出来。也许马上要使出来了。老实说,我们这家好歹是中型报馆,不打算接受一些暧昧的征友广告:"住客妇女,晚七至十点,保君称心"。难道—— 如花说:"我来的时候,迷迷糊糊,毫无头绪,我只强烈地感觉到,第一个遇上的人,是可以帮我忙的。" 旁边有同事小何,刚上完厕所,见一个客人跟我讲这样的话,便插嘴:"是呀。他最可靠,最有安全感——不过他已有了……" "滚远点!"我赶小何。 但我不愿再同这女子纠缠下去。 "如果登这则启事,要依据手续,登三方,二百七十元。" 她很忧愁。 "好了好了,当是自己人登,顶多打个七五折。" "但是,我没有你们所使用的钱。" "……你是大陆来的吧?" "不,我是香港人。" 我开始沉不住气。这样的一个女子,恃了几分姿色,莫不是吃了迷幻药,四处勾引男人,聊以自娱? "真对不起,我们收工了。" 我冷淡地收拾桌上一切。关灯、赶客。 她不甘心地又站了一会,终于怏怏地,怏怏地走了,退隐于黑夜中。 我无心目送。 小何问:"干什么的?" "撞鬼!"我没好气地答。 "永定,你真不够浪漫。难怪凌楚娟对你不好。" "小何,你少嚼舌。"我洋洋自得,"刚才你不是认同我最可靠,最有安全感吗?阿楚光看中我这点,就一生受用不尽。" "阿楚像泥鳅,你能捉得住?" 我懒得作答。 ——其实,我是无法作答。这是我的心事。不过男人大丈夫,自己的难处自已当。 我,袁永定,就像我的名字一般,够定,但对一切增加情趣的浪漫玩艺,并不娴熟。一是一,二是二。这对应付骄傲忙碌的阿楚,并不足够。 我女友,凌楚娟,完全不像她的名字,于她身上,找不出半点楚楚可人、娟娟秀气之类的表现。楚,是"横施夏楚";娟,是"苛捐杂税"。 总之,我捉她不住。今晚,又是她搏杀的良机。她在娱乐版任职记者,最近一个月,为港姐新闻奔走。 我收工后跑到楼上采访部看电视。三十名港姐依次展览,燕瘦环肥。 答问时,其中一个说她最不喜欢别人称她为"马骝干"或"肥猪"。 我交加双臂,百无聊赖,说:"别人只称你做‘相扑手’。" 男同事都笑作一团。一个跑突发新闻的回来,拿菲林去冲,一边瞄瞄电视:"哗,胸部那么小,西煎荷包蛋加红豆!" 有女记者用笔掷他,他夹着尾巴逃掉。选美就是这么一回事,直至选出十五名入围小姐。电话响了,原来是找我:"永定,我今晚不同你消夜了,我们接到线报,落选小姐相约到某酒店咖啡馆曝内幕,我要追。你不用等。自生自灭。" 我落寞地步下斜坡。 有些夜晚,阿楚等我收工,或我等她收工,我俩漫步,到下面的大笪地消夜去。——但更多的夜晚,我自己走。遇上女明星割脉、男明星撬人墙脚、导演遇袭之类的突发新闻,她便扔下我,发挥无穷活力去追索。她与工作恋爱。 影视新闻,层出不穷,怎似广告部,无风无浪。 走着走着,忽觉身后有人蹑手蹑足相随。我以为是我那顽皮的女友,出其不意转身。 方转身,杳无人迹,只好再回头,谁知突见如花。 在静夜中,如花立在我跟前。 她默默地跟我数条街巷,干什么?我误会自己真有点吸引力,但不是。莫非她要打劫?也不,以她纤纤弱质,而且还学人赶时髦,穿一件宽身旗袍,别说跑,连走几步路也要将将就就。 "先生,"她下定了决心,"我一定要找到他,我一定要知道他的下落。" 她见我不回话,又再道: "我只申请来七天。先生,你就同情我吧。难道你不肯?" "你要我怎样帮你?" "我说不上。"她为难,"但你一定会帮到我。——或者,麻烦你带一带路,我完全认不得路了。一切都改变了。" 我心里想,寻亲不遇,只因香港近年变迁太大了,翻天覆地,移山填海,五年就换风景,也难怪认不得路。 且她只申请七天,找不到那男人,自是万分失望。 好,我便帮这小女子一个忙。 "你要上哪儿去?" "石塘咀。" "哦,我也是住在石塘咀哩。" "啊?"她惊喜,"那么巧?我真找对人了。" "带你到电车站。" 一路上,她离我三步之遥。中间发觉她向我含蓄地端详,十分安心。 我们报馆在上环,往下走是海边,灯火辉煌的平民夜总会。想起我的消夜。 "你饿不饿?" "——不,不很饿。"她含糊地答。 "我很饿。"我说,"你也吃一点吧。" "我不饿。" 我叫了烧鹅濑粉,一碟猪红萝卜。问她要什么,她坚持不要,宁死不屈。不吃便不吃。何必怕成那样?好像我要毒死她。 她坐在那儿等我吃完,付账。 然后我俩穿过一些小摊子。她好奇地到处浏览,不怕人潮挤拥,不怕人撞到她,蓦地,她停下来。 是一个地摊,张悬些陈旧泛黄布条,写着掌相算命测字等字样。摊主人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,抽着烟斗,抽得久了,连手指都化为烟斗般焦黄黯哑。 她坐在小凳子上,瞧我一下。 "好的,你问吧,我帮你付钱好了。" 她感激一笑。顺手自一堆小字条卷中抽了一卷,递予老人。 摊开一看,是个"暗"字。她见字,一阵失意。 我也为她难过。 老人问:"想测什么?" 她说:"寻人。" "是吉兆呢。"他说。我俩一齐望向他。 如花眼睛一亮。 她殷切俯身向前,洗耳恭听。 满怀热望。 她期望找到这个男人。是谁呢?如此得蒙爱恋。念及我那阿楚,触景伤情。 老人清清喉咙,悠悠地说道: "这个‘暗’字,字面显示,日内有音,近日可以找到了。" "他在此?"如花急着问。 "是,"老人用粉笔在一个小黑板上写着字,"这是一个日,那又是一个日,日加日,阳火盛,在人间。" 如花不知是兴奋,抑或惊愕,呆住了。她喃喃:"他竟比我快?" 老人见顾客满腔心事,基于职业本能,知道可以再加游说: "小姐,不如替你看看掌相吧,我很灵的,大笪地出了名的神仙。让我替你算一算。你找的是谁呀?让我看看姻缘线——" 她伸出手来。 "呀,手很冷呢。" 老人把火水灯移向如花的手。反复地看。反复地看。良久。 "真奇怪。"他眉头紧锁,"你没有生命线?" 我失笑。江湖术士,老眼昏花,如何谋生?我想叫如花离去。她固执地坐着。 "小姐,你属什么?" 她迟疑地:"属犬。" 然后不安定地望我一眼。哦,属犬,原来与我同年,1958年出生。不过横看竖看,她一点不显老,她看上去顶多二十一二岁。即使她作复古装扮,带点俗艳……女人的样貌与年龄,总是令人费解的。 她仍以闪烁眼神望我。 |